数智南钢的“智改数转网联”再获中央媒体关注!12月27日,《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刊发《给工厂装“大脑” 让产线上“云端”》文章,报道江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累计实施改造项目约5.6万个的总体情况时,两次提及南钢。一次是JIT+C2M智能工厂生产智造情况,一次是金恒科技业绩呈现。原文报道如下——
江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累计实施改造项目约5.6万个
给工厂装“大脑” 让产线上“云端”
上门诊断,帮助作坊式企业成长为数字工厂;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丰富服务商资源池,持续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江苏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不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实现提升。
2.7万个传感器“藏”在生产线上默默运行,无人机盘旋巡航,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9000平方米的江苏南京南钢金润智能制造厂车间内,冲孔、铣边、热处理等每一道工序都由“数字大脑”精准控制。
近年来,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越来越多。江苏不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给工厂装“大脑”,让产线上“云端”,累计实施改造项目约5.6万个。2023年,江苏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7.9,比2021年末提高3.1。
“一企一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
2022年以来,江苏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免费诊断,并系统化建立包括“宣传、评估、诊断、规划、实施”在内的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流程。诊断团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专业“辅导”。
通过加大诊断力度,“一企一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转型之路。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累计开展“智改数转网联”免费诊断的企业超5.1万家。
链主企业带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江苏是制造大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当地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全行业、全链条改造提升。
江苏持续发挥龙头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新创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5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今年以来,新培育省级智能制造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厂208家。
一家家链主企业的“智改数转网联”实践,形成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在链主带动下,越来越多江苏中小企业加入“智改数转网联”的浪潮中。今年江苏预计推动1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改造任务,累计带动约30%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
设立服务商资源池,惠及全省工业企业
随着“智改数转网联”逐步深入,面对中小企业“改什么”“怎么转”的难题,江苏专门设立服务商资源池,引入专业化力量,帮助工业企业加速转型。
目前,江苏“入池”服务商已超过1000家,惠及全省两万多家工业企业。在南京,服务商金恒科技为南钢搭建了“5G+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生产、能耗、物流等进行“数字孪生+实时数据”呈现;在苏州,亨通与服务商中国移动合作,建立以5G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
为了营造良好的“智改数转网联”发展生态,除了丰富服务商资源池外,江苏各地还不断强化政策精准供给,编制发布12个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苏将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走深向实。
以上内容选自《人民日报》。
【报道深一度】数智南钢 焕新发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南钢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愿景,形成了“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路径,和独具南钢特色的“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的复合竞争优势,以工业互联网+数据治理双轮驱动的技术架构,围绕智慧生产、智慧运营和智慧生态等领域,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和全场景覆盖的方式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成为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南钢孵化成立了金恒科技、鑫智链、钢宝股份、鑫洋供应链、金宇智能、金智工程等平台型公司,形成工业智能装备、工业AI、工业数字系统和区块链服务等7类、200多个工业特色解决方案,服务于钢铁、矿山、环保等22个行业。面向未来,南钢将始终坚持“挺钢铁脊梁,铸强国之基”的企业使命,以制造强国为己任,以产业报国为初心,不断探索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无人区,争做世界级智能化工业脊梁,领航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经济融合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轮值主编 | 小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