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現場
四川新聞網烏鎮11月8日訊(記者 何苑菁 攝影報道)11月8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昭覺縣、鹽源縣相關負責人遠赴浙江烏鎮,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他們來這里簽約,并在這里收獲了關于網絡扶貧的三個"共識"。
共識之一: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所在
10月下旬,當四川新聞網記者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的時候,一間多媒體教室內,五年級的孩子們正在上音樂互動課。講臺屏幕上呈現的,是涼山最好的小學西昌二小的課堂。網絡讓遠隔幾十公里的兩所學校“零距離”連通,鄉村里的孩子同步享受著城里的優質教育資源。
“過去我們學校的平均分只有40多分,如今提升到70多分了。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師生和家長的滿意度越來越高。”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校長胡正華介紹,這一改變得益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
教育信息化,讓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五道箐鄉中心校位于國家4A級風景區螺髻山腳下,是2012年初普格縣人民政府為了深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教育資源,新建的一所重點民族寄宿制學校。該校目前共有16個教學班、812名學生、37名教師。學校設有微機室一間,共有60臺學生電腦,滿足了信息技術課中人人有電腦的需求。
學校大力推進“一村一幼”和學前普通話教育,為實現義務教育打牢基礎,不讓兒童輸在起跑線上,建立了3間多媒體教室,通過網絡遠程教育,讓貧困山區的廣大師生暢享優質教育資源,近距離感觸外面的精彩世界。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所在。”11月8日,普格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呂剛千里迢迢來到浙江烏鎮,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他正是為了“教育”而來。今(8日)天,普格縣在烏鎮“牽手”好未來集團,雙方簽訂網絡扶貧結對幫扶項目合作協議,將為全縣153個村培訓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學前教育師資。更有望通過互聯網教育平臺,讓普格縣的孩子們共享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共識之二:消除貧困就需要消除信息不對稱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1月8日上午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論壇由國務院扶貧辦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等單位協辦。本次論壇邀請中外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社會組織、企業、智庫等相關部門高層出席,分享中國在網絡公益與扶貧領域的經驗與成果,搭建中國與世界在減貧領域的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如何在減貧與發展領域更好地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加強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之間的協作,縮減“數字鴻溝”,釋放“數字紅利”,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方案。
普格縣與好未來集團簽約
論壇上舉行了互聯網企業與深度貧困地區結對幫扶簽約儀式,簽約分四組舉行。來自四川涼山州的昭覺縣、鹽源縣、普格縣三地,先后與尚德機構、好未來、易果、美菜網等企業簽訂網絡扶貧結對幫扶項目合作協議,并就幫扶項目展開進一步對接溝通。此次遠赴烏鎮,涼山三個縣的負責人均表示:“我們來到這里對接互聯網企業,就是要在脫貧攻堅事業上與他們達成共識,在雙贏發展上同他們找到結合點,這樣才能幫助貧困人口可持續的增收致富,真正消除貧困。”
昭覺縣與尚德機構簽約
和普格縣一樣重點關注教育的,還有涼山州昭覺縣。昭覺縣副縣長張文軍在出席簽約儀式之后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涼山州昭覺縣人民政府和北京尚德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約定,將在3年內共同努力,支持對接昭覺縣‘一村一幼’普通話訓練設備需求,及幼兒教師群體的教師資格證考前培訓需求,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師群體素質”。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幫助昭覺縣培訓586名幼兒教師,實現該縣200多個幼教點全覆蓋。并且,我們將每半年跟蹤督導教學效果,適時調整培訓計劃,力求切實達到預期幫扶效果。”
在向結對幫扶昭覺的互聯網企業表達感謝的同時,張文軍期待更多的互聯網企業關注涼山、走進昭覺,他認為:“互聯網企業扶貧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幫助貧困地區加速消除信息隔閡,拉近大涼山與外面世界的距離。”張文軍表示,信息不對稱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希望更多網絡扶貧項目在涼山落地落實。
共識之三:找到共贏結合點更有利于長效扶貧
而通過“消除信息不對稱”,幫助涼山農產品更高效“走出去”,則是美菜網結對幫扶涼山的初衷之一。在烏鎮“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會場外,美菜網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幫扶思路:“關鍵就是消除信息不對稱。我們離市場最近,我們最知道市場需要怎樣的農產品,我們會根據這些信息去指導涼山貧困農戶有效種植,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如果市場上一種農產品已經過剩了,賣不出去了,農戶們還在大面積種植,最后只能是滯銷,徒勞無功、加劇貧困。”
該負責人還表示:“我們還能把更優質的農產品品種和更先進的種植技術引入涼山,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據了解,山東的土豆畝產量可達七八千斤,而涼山的土豆畝產量只有兩千多斤,差距很大。所以我們將在這些方面大力幫助涼山農戶,讓他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踏上脫貧致富之路。”
鹽源縣與易果集團簽約
說到農產品,“鹽源蘋果”你一定不會陌生。鹽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厚屺說:“我們鹽源縣農產品的品質和知名度都在不斷提高,但是銷售渠道和方式還不夠多,所以我們需要積極對接互聯網企業。他們需要好的農產品,我們需要好的平臺,雙方找到結合點,就能密切合作。一是幫助農產品上行,二是助力農產品品牌打造,三是擴大宣傳推廣。”
周厚屺介紹,本次鹽源縣簽約的易果、每日優鮮等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下一步,相關企業將赴鹽源實地考察,推動簽約項目盡快落地。“感謝這些企業,也期待更多互聯網企業來涼山‘尋寶’,相信這里一定有你們需要的項目。”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現場
四川新聞網烏鎮11月8日訊(記者 何苑菁 攝影報道)11月8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昭覺縣、鹽源縣相關負責人遠赴浙江烏鎮,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他們來這里簽約,并在這里收獲了關于網絡扶貧的三個"共識"。
共識之一: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所在
10月下旬,當四川新聞網記者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的時候,一間多媒體教室內,五年級的孩子們正在上音樂互動課。講臺屏幕上呈現的,是涼山最好的小學西昌二小的課堂。網絡讓遠隔幾十公里的兩所學校“零距離”連通,鄉村里的孩子同步享受著城里的優質教育資源。
“過去我們學校的平均分只有40多分,如今提升到70多分了。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師生和家長的滿意度越來越高。”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校長胡正華介紹,這一改變得益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
教育信息化,讓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五道箐鄉中心校位于國家4A級風景區螺髻山腳下,是2012年初普格縣人民政府為了深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教育資源,新建的一所重點民族寄宿制學校。該校目前共有16個教學班、812名學生、37名教師。學校設有微機室一間,共有60臺學生電腦,滿足了信息技術課中人人有電腦的需求。
學校大力推進“一村一幼”和學前普通話教育,為實現義務教育打牢基礎,不讓兒童輸在起跑線上,建立了3間多媒體教室,通過網絡遠程教育,讓貧困山區的廣大師生暢享優質教育資源,近距離感觸外面的精彩世界。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所在。”11月8日,普格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呂剛千里迢迢來到浙江烏鎮,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他正是為了“教育”而來。今(8日)天,普格縣在烏鎮“牽手”好未來集團,雙方簽訂網絡扶貧結對幫扶項目合作協議,將為全縣153個村培訓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學前教育師資。更有望通過互聯網教育平臺,讓普格縣的孩子們共享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共識之二:消除貧困就需要消除信息不對稱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1月8日上午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論壇由國務院扶貧辦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等單位協辦。本次論壇邀請中外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社會組織、企業、智庫等相關部門高層出席,分享中國在網絡公益與扶貧領域的經驗與成果,搭建中國與世界在減貧領域的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如何在減貧與發展領域更好地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加強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之間的協作,縮減“數字鴻溝”,釋放“數字紅利”,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方案。
普格縣與好未來集團簽約
論壇上舉行了互聯網企業與深度貧困地區結對幫扶簽約儀式,簽約分四組舉行。來自四川涼山州的昭覺縣、鹽源縣、普格縣三地,先后與尚德機構、好未來、易果、美菜網等企業簽訂網絡扶貧結對幫扶項目合作協議,并就幫扶項目展開進一步對接溝通。此次遠赴烏鎮,涼山三個縣的負責人均表示:“我們來到這里對接互聯網企業,就是要在脫貧攻堅事業上與他們達成共識,在雙贏發展上同他們找到結合點,這樣才能幫助貧困人口可持續的增收致富,真正消除貧困。”
昭覺縣與尚德機構簽約
和普格縣一樣重點關注教育的,還有涼山州昭覺縣。昭覺縣副縣長張文軍在出席簽約儀式之后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涼山州昭覺縣人民政府和北京尚德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約定,將在3年內共同努力,支持對接昭覺縣‘一村一幼’普通話訓練設備需求,及幼兒教師群體的教師資格證考前培訓需求,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師群體素質”。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幫助昭覺縣培訓586名幼兒教師,實現該縣200多個幼教點全覆蓋。并且,我們將每半年跟蹤督導教學效果,適時調整培訓計劃,力求切實達到預期幫扶效果。”
在向結對幫扶昭覺的互聯網企業表達感謝的同時,張文軍期待更多的互聯網企業關注涼山、走進昭覺,他認為:“互聯網企業扶貧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幫助貧困地區加速消除信息隔閡,拉近大涼山與外面世界的距離。”張文軍表示,信息不對稱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希望更多網絡扶貧項目在涼山落地落實。
共識之三:找到共贏結合點更有利于長效扶貧
而通過“消除信息不對稱”,幫助涼山農產品更高效“走出去”,則是美菜網結對幫扶涼山的初衷之一。在烏鎮“網絡公益與扶貧:消除饑餓與貧困”分論壇會場外,美菜網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幫扶思路:“關鍵就是消除信息不對稱。我們離市場最近,我們最知道市場需要怎樣的農產品,我們會根據這些信息去指導涼山貧困農戶有效種植,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如果市場上一種農產品已經過剩了,賣不出去了,農戶們還在大面積種植,最后只能是滯銷,徒勞無功、加劇貧困。”
該負責人還表示:“我們還能把更優質的農產品品種和更先進的種植技術引入涼山,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據了解,山東的土豆畝產量可達七八千斤,而涼山的土豆畝產量只有兩千多斤,差距很大。所以我們將在這些方面大力幫助涼山農戶,讓他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踏上脫貧致富之路。”
鹽源縣與易果集團簽約
說到農產品,“鹽源蘋果”你一定不會陌生。鹽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厚屺說:“我們鹽源縣農產品的品質和知名度都在不斷提高,但是銷售渠道和方式還不夠多,所以我們需要積極對接互聯網企業。他們需要好的農產品,我們需要好的平臺,雙方找到結合點,就能密切合作。一是幫助農產品上行,二是助力農產品品牌打造,三是擴大宣傳推廣。”
周厚屺介紹,本次鹽源縣簽約的易果、每日優鮮等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下一步,相關企業將赴鹽源實地考察,推動簽約項目盡快落地。“感謝這些企業,也期待更多互聯網企業來涼山‘尋寶’,相信這里一定有你們需要的項目。”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